荣获“中国最佳眼科专科医院”的背后


稿件来源:校报2012-07-23 | 作者: | 编辑:谢俊洁 | 发布日期:2012-09-28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3年,正是中山眼科中心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与突破的3年——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评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临床业绩迭创新高,门诊诊疗总量接近65万人次,手术量达3.5万例;教学工作获省级本科精品课程和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引进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2名,眼科学学科首次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设岗学科,1位教授获聘“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中国最佳眼科专科医院声誉排行榜上,中山眼科中心连续两年高居榜首。中山眼科中心党委两次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党委”;中山眼科中心被评为省直医疗机构行风评议满意单位;1个党支部被评为“广东省‘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先进党支部”;1个专科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1个病区被评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
  中心党委紧紧围绕服务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促进中心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着力创新活动载体,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群体的党员凝练了七个活动载体,构建载体体系,分别提出具体的创先争优要求,支持和指导各党支部开展特色鲜明、具体务实的争创活动。
  为了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落实到广大党员的行动上,中心党委以“立足岗位,争当先锋”为主题,分别设置“党员示范岗”、“争创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岗”三个层次的岗位。
  中心党委结合实际制订并印发了先进党支部考核评比实施细则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支部书记评选及共产党员示范岗考核评比实施细则等两个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文件,并开展了“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活动,推行挂牌上岗,引导党员医护人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岗位履职水平。
  中心党委始终坚持将创先争优活动有机融入到中心的改革发展中。2012年中山眼科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的眼科中心的战略目标,在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PI制、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推进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心党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五个结合”,即与完善并落实好眼科中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相结合,与推动眼科中心的改革发展相结合,与促进党支部建设和支部所在科室发展相结合,与健全履行好干部岗位职责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与解决好党建工作中的存在问题相结合。
  近年来,中山眼科中心以防盲办为主体,积极进行医疗扶贫模式的创新,探索出了从“救济式医疗扶贫”到“发展式医疗扶贫”的模式。通过派出专家到基层开展防盲治盲、设立救治特困病人基金、对口扶持乡镇卫生院建设、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医疗队下乡义诊、团委“光明直通车”志愿者医疗服务等形式开展医疗扶贫,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将“人民群众得实惠”落到实处。2010年积极实施援建东源县“无白内障盲区县”工程,免费为该县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15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仅零手术费一项,直接为山区患者节约近400万元。2012年,在广州全市范围内实施“关爱视觉,燃点光明——广州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年内免费为至少1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节省手术费用约250万元。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