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支部会来了位特别的党员


稿件来源:校报2012-07-23 | 作者: | 编辑:谢俊洁 | 发布日期:2012-10-12

        剪影一:4月18日,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讨论会与以往相比,气氛显得格外热烈,原来支部会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党员——他就是校党委郑德涛书记!他也是2011级本科生兼职辅导员。
  郑书记十分关心学子们的成长,特地来参加并认真听取了同学们关于“党支部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讨论,并提出了建议和鼓励。他特别提到中山大学有着“务实”的优良传统,院学生党支部将校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号召和“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实际,将党委工作落到了实处。他还鼓励学生党员、班团干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剪影二:“本科生党支部派发调查问卷近千份,重点关注课程安排能否满足大学生就业素质要求,调研成果列入学院教代会议程;硕士生党支部举办学术道德展示活动;博士生党支部举行“科研创先,学术争优”活动,建立学术专题讨论班、科研小团队、科研成果展示平台……”这些主题活动系列,在学校“我是党员我优秀”创先争优活动方案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数计学院党委以“五个好”为目标,通过创新组织管理、党员带头发展的方式,不断推进党建工作,落实学校党委的各项任务,服务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大局。
  去年,学院在继续承担全校文、理、工科院系的近7500名本科生公共数学教学的同时,应本校医学院请求,增加了医科800多名本科生的《医科数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不断增加、要求不断多样化的情况下,学院多方确保教学质量,鼓励教师授课、努力引导研究生担任助教。此外,就研究生助教管理工作,对本校师生及北大、浙大等十余所重点大学的数学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并于2011年3月始试行《数计学院研究生助教工作管理办法》。去年第一学期,学院将全校本科公共数学教师由原来的41名增加到45名,研究生助教由31名增加到42名,确保了全校本科公共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学院大力扶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鼓励、引导科研团队吸纳青年教师作为后备科研力量,参与前沿性课题研究。在“985建设”三期工程建设项目中,学院共吸纳了25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师资博士后参加(占同龄教师的86%),并对其提供1万元/人左右经费、共享设备等支持。院系领导和行政人员及时通报、解读科研基金申报政策和信息,多方引导青年教师积极申报。2011年,16名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全部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获得立项资助12项,获得资助率为75%。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数计学院党委立足学生实际,将“基层组织建设年”同“学风建设”紧密结合,提出学生党支部与班委共同推动班级学风建设(如本文开头前述)。
  为加强对本科生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学院去年开始在本科生新生中推行“学术班主任”制度;借助校友支持,建立了2个本科生实习基地;截止2011年9月1日,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27%,比2010年同期提高23.8%。
  另外,今年学院聘任了首批职业指导师。共有23名来自各行各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校友,应邀出任学院本科生职业导师,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