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人心向学”的理念下,许宁生校长特别提出我校要培养有国际视野、人文关怀和领袖气质的学生。他说“我希望全校学生更加用心学习,教师更加用心教书育人,干部、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辅助人员更加关注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无疑,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为学子们提供一流的管理和服务,这对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正值学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国际商学院吴长征副书记(以下简称“吴”)和工学院曲翔副书记(以下简称“曲”),请他们谈谈在“人心向学”的理念下他们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思考。
记:在过去的五年内,您觉得我校的学生工作有哪些值得赞赏的成绩和经验?
吴:我刚毕业时做过五年的辅导员,后来到学校机关工作,从去年开始又重新回到学生工作队伍。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关注学校的学生工作,这一年以来感受更深。我想从三方面讲一下自己的体会:
第一个方面,我觉得这几年学校的学生工作是紧密地围绕着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的,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许宁生校长提出了我们要培养有国际视野、人文关怀和领袖气质的学生。学生工作一直围绕这个目标,通过专业学习以外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学生处系统地组织各院系开展“一院一品”、“一院一游”、“一院一赛”、“一院一社”活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实践育人精品活动、海外游学项目、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平台建设,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学校还通过倡导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方式,推动学生的服务学习。比如近几年学生处组织的亚德客社会公益实践成果展示暨公益活动研习会,还有今年学校要求新生入学时要提供“公益囊”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比如一些学院组织志愿者去汶川开展灾后重建公益学习项目、关注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等。这些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精神世界的升华,都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这几年学校学生工作在推动“全员育人”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尝试。例如,我们推行党政管理干部兼职辅导员制度,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还有一些学院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最近在珠海校区还设立了研究生楼长等。研究生楼长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住在本科生宿舍,可以在生活中跟同学们有更直接的交流。还有我知道有不少学院在做“院长书记午餐会”,包括校长也会通过这种方式和学生交流。我们学院也会组织在珠海上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分批有个交流,一起在饭堂吃个饭,可以谈学习、做人等各个方面。这些制度推动了我们的党政管理干部、教师、学长甚至学校的领导等各方面力量都参与到我们学生教育和管理中来,使得学生工作不只是辅导员在做,开拓了学生工作的渠道和阵地。
第三个方面,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学校非常重视通过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要承担多重角色,除了学生管理的日常事务以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或咨询,上形势政策课,有的还需要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或进行危机干预,这些工作其实对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是很高的,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去支撑。这几年学生处会定期组织辅导员的工作交流汇报会、新上岗的辅导员培训,心理技能等日常技能的培训、各类学生事务专题的培训,组织副书记、辅导员参加高端的学生事务研修班等。现在还越来越重视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例如设立了辅导员的国外游学项目,今年邀请了美国学生事务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来学校交流,使学校的学生工作逐渐与国际接轨。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曲:五年来,我从理工学院到工学院,一直在学生工作战线上,经历了很多,感触也很多。特别是学生工作在推动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这几年,我校在学生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育人精品活动,推动尊师爱校、班级凝聚力建设和文明修身三项工程等。因此,在全校范围内涌现出大量学生喜闻乐见、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活动,学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看到,这几年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国际各类竞赛中,中大学子都频频获奖。
从我们和国内各高校的交流中,我也感觉到,我们的学生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是较有影响力的,是很多高校的学习对象,是比较先进的,但和国内顶尖的学生工作相比我们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我觉得我们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始终在向“国际一流”这个方向迈进。
记:请您谈一下对“人心向学”的理解。
吴:许宁生校长和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在多个场合都提到过,“人心向学”最重要的一个是“心”,一个是“学”,学生要认真地去学习,教师要认真地去教学,要有心,我们的管理干部,要更加用心的去帮助同学们去关注学习。那“学”这一方面呢,按照许宁生校长的说法,大学一定要在“学”上面下功夫,包括关注学生、教学和学术。
曲:许校长提出“人心向学”这一理念,其中“学”是指教学、学生和学术。我觉得,学生工作就是要紧密绕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乐于学习,安心学习,并最终推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记:“人心向学”的理念在您的工作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吴:我们学院最近成立了学生的学术交流协会,就是为“人心向学”提供机制的保障,培育这样的一种学习和学术氛围。我们学院的社团打造了四个平台,一个是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网络上的交流平台,共享学习经验;另一个是实体平台,请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作为志愿者,给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定期开放课室,让同学们交流学习问题。
第二个是学术交流活动,比如组织讲座,组织“经济角”,选一些热点话题,有兴趣的同学来交流,可以跟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这个是中端的学术交流。
第三个是学科竞赛的平台,以赛促学。我们的学生最近在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中得到了亚军。赛前我们在学院内组织了初赛,组织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同学们也都很感兴趣,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感悟也更加深刻。
第四个是学术科研的平台,学校现在有很多本科生科研立项的项目,每年国际商学院的毕业生有很多选择保研和出国(境)深造,有的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还有的被牛津大学录取,他们在科研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学院就邀请他们来跟大家分享,进行一些指导。
我们通过这四个平台的打造,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学术氛围。另外我们准备做一个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跟踪调查和分析,前不久我们对大一新生做了一个调查,以比较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助于学院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我们学院一直以来就业工作是很不错的,在全校名列前茅。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我们会给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是就业还是深造。选择就业的同学对他们进行规范系统的辅导,想去深造的同学通过社团向他们提供各种科研信息。
曲:我刚才也讲了,围绕“人心向学”,从学校的范围层面,学生工作提出了三项工程的建设目标。从我们学院来说的话,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的工作。
我们工学院比较特殊,有四个大的方向。在每一个专业方向上我们都要建立一个学生精品活动,建立一个学生可以参与的顶级赛事,在全院范围内,建立学生能够参与的、喜欢参与的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最终是要将学生培养为行业内的精英,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有人文关怀,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比方说我们的力学专业,就有周培源力学竞赛,这是国内力学方向的顶级赛事,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的纸桥大赛、意粉桥大赛都是经营了很多年;我们的交通工程,有智能交通的比赛、智能车比赛等,在每年的国际智能车挑战赛中,我们的成绩都很好;热动方面,我们突出的是环保,在全国的节能减排大赛中,今年我们也取得了一等奖;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建立一套学生的科研训练体系,针对生物医学工程是比较前沿的专业,我们将重点放在参加“挑战杯”等高层次的竞赛和活动上。这样我们在各个大的方向内都有顶级赛事和相关活动。还有建立了如:交通协会等相关社团来促进这些赛事的开展。在公益方面,我们有一个电脑义务维修小组,这几年也在逐步壮大。
记:您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吴:经验还谈不上,我也是在一步步地摸索,最重要的是用心,要去不断地思考同学们的需求是什么,要有的放矢地去做工作。很多人认为学生工作就是搞活动,但是你的活动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品味,有没有契合同学们的需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真正有帮助的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
曲:这几年,从理工学院到工学院,我觉得自己收获最大就是学会了如何将学生工作与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例如我刚才提到的四个专业方向,为什么每个都可以做得好,关键是与各个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
可以看到,我们开展的所有活动都与学科建设相关,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很明显的,这就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参与竞赛的能力,在各自学科领域的竞赛中就能获奖,取得成绩,又对学生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只有通过这样相辅相成的过程,我们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喜闻乐见,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科建设在我们开展学生活动时,才能够得到促进;这样,就有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和发展。
记:有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跟大家分享?
吴:我接触过一个学生,当时他已经是大四毕业又延期一年了,因为挂科没有拿到学位,家长很苦恼,孩子也抗拒跟家长联系,很回避学习的问题。我跟他很深入地聊了几次,了解他的想法。后来他告诉我说其实他一直没搞清楚自己以后到底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他很羡慕那些没有生活压力能够潇洒地随心所欲生活的人。我跟他说,当你达到了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例如事业成功了以后,你可以追求这样的生活,但是现在你必须面对现实,先解决生存的问题。他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能为社会所用,我就问他认为什么样的事情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他说他认为可能学法律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我说这个很好,即使你现在已经毕业了,也可以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嘛。渐渐地他认识到自己在过去的四年中走了很多弯路,觉得很后悔。 最后他把本科的科目都通过了,顺利拿到了学位证书,现正准备司法考试,他和家里人也有了联系。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做学生工作,只要能给学生一点引导和帮助,其实作用是蛮大的。所以做学生工作,最关键的还是要用心。
曲:我在理工学院曾工作过十年,在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就与学科建设结合得非常好,我们一手培育了家电义务维修小组这个学生社团,同学们在这个活动中有热情、有收获、有感动;在与学院的专家教授的沟通中,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也非常支持。我觉得,我们的成绩和这些方面的支持都是密不可分的。